着深问,暗暗松了一口气。

随后徐云栖等人相继退出了奉天殿,贺太医和刘希文径直领着人往太医院去了,裴沐珩跟了几步,打算送徐云栖过去,哪知走着走着,两位太医围着徐云栖说长道短,很快将他甩在了后头。

裴沐珩立在丹樨处,遥望徐云栖的背影,失笑一声折去户部。

御书房内,只剩下荀允和与郑阁老。

郑阁老这会儿已经不只是艳羡荀允和有个好女儿,更羡慕皇帝对荀允和的宠幸,荀允和这十几年来确实替朝廷立下汗马功劳,但皇帝对他的偏爱也不是零星半点。

“述之,你该怎么谢陛下?”

荀允和已回过神来,往地上一跪,“陛下隆恩,臣无以回报。”

皇帝摆摆手,“该朕谢你才是,你生了个好女儿啊,朕这脑门哪,已许久不曾这般舒适了。”

是生了个好女儿,不是养了个好女儿。

荀允和回到内阁后,撑着额久久难以平复,他素来是个细心的,过去照顾她们母女俩便是,如今亦然,很快想到徐云栖在官署区该在何处就餐,该在哪儿出恭,不消片刻,唤来属官,将一应事务安排下去。

太医院就在正阳门内,前面是礼部,斜对面是户部,离着裴沐珩也很近,北面是钦天监与鸿胪寺,南面紧邻宫墙,刘希文将陛下旨意一宣,合着贺太医写好对牌,交待如何关照徐云栖之类便回去了,他一走,太医们纷纷涌上来给徐云栖道喜。

有了上回营救燕少陵之壮举,太医院的太医对着她没有不服的,除了少数老学究瘪瘪嘴,对女子行医不屑一顾,其余人均簇拥在她身侧,问她师承何人,曾去过何地云云,其中最高兴的要属年轻的韩太医了。

韩太医今年二十又二,是太医院年轻一辈中的翘楚,也是范贺两位太医当做接班人来培养的对象,上回燕少陵一事后,韩太医便与贺太医表明,想从徐云栖学针灸之术,贺太医念及熙王府,予以拒绝,如今人到了跟前,贺太医心里便有了计量。

大晋太医院有制,每次出诊,皆有两名太医为伴,二人轮流把脉,商议开方子,连着熬药也有人看守,无论是皇帝或娘娘入口之药,均需两位太医署名,虽说搭档时常会变,久而久之,也有各自配合默契的人。

贺太医于是跟徐云

章节目录